创投老兵新传,原象基金欲做中国产业数智化“深海鱼油”
2021年,一家创业六年的数字创作创意平台公司——“来画”异军突起,一年连融4轮共6.2亿元融资,成为文创科技领域独角兽,众多VC机构中, B+、C轮连续两轮参与的一家新锐机构“原象基金”引人关注。工商登记资料显示,原象基金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5月11日的新机构,2021年5月28日中国基金业协会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备案审核通过(登记编号为P1072009),创始合伙人曾峥是原启赋资本联合创始人,也是启赋PreA轮投资来画的主管投资人。
2014年,在经历3年连锁酒店实业投资运营和5年广东中科PE投资后,曾峥作为联合创始人加入启赋资本,担任了启赋募资和投资的重要合伙人,曾参与或主导投资了近百个产业互联网早期项目,其中高途(NYSE:GOTU)、泡泡玛特(HK09992)、驴迹(HK01745)已完成在美国和香港上市,天地汇、健康160等即将明年登陆港股;此外,曾峥也先后出任2017、2018广东省经信委“创客广东”总决赛评委,2018、2019年浦发银行总行科技金融投贷联动评审专家,2020广州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评审专家,曾获得鲸准2017“最受投资人欢迎的全珠三角投资人奖”、2019年还联合发起设立了聚焦产业互联网的国内首创体系化案例培训和咨询机构——产业互联网达摩院。
作为资深的产业互联网投资专家,谈及之所以设立原象基金新机构的原因,他表示:“2020年疫情期间,经过对过往投资案例和经验的系统复盘总结,基于对中国产业数智化发展巨大机会的深度思考和趋势判断,为了在科学顶层设计基础上更高效率聚焦产业数智化方向投资,我下决心自立门户,成立原象基金”。
VC投资成功的关键在于发现中长期不可逆产业大趋势,并提前发现和布局大趋势驱动下的关键创新大赛道,以及各创新赛道中有产业格局、有执行力和有迭代能力的优秀团队,而对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政策导向、技术和产业变革方向的综合分析判断成为发现大趋势和大赛道的关键。
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整体乏力,一方面世界大部分发达和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进入成熟阶段,全球经济从外延式数量增长为主进入到内涵式存量经济升级发展时代,亟需未来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半导体为底层技术创新、以新能源车、机器人、VR/AR为核心创新硬件的产业数智化升级创新和转型,虽然中国半导体产业链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但随着中国进口替代自主研发投资力度加大和技术协同创新加速,中国正以巨大的产业应用市场优势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积累的数字经济领先经验引领着下一波全球十到二十年产业数智化发展浪潮,这是对中国产业数智化发展大势的基本判断。
根据 IDC研究,全球数字经济2018-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6%,到2022年,全球数字化GDP将达到46万亿美元,占经济总量的46%,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化未来增长空间大。早在2018年4月20日召开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就明确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要推动产业数字化,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2020年3月中央提出“新基建”本质上就是“数字产业化”基建,2020年5月发改委和网信办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和2021年2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是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行业应用落地。
从原象基金的分析研究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内未来社会经济平稳增长关键飞轮,并能从“增长-治理-公平”三个维度发挥重要协同驱动作用,无论从“技术创新、拉动投资和个性化需求升级”“增长三要素”分析、还是从“社会稳定、金融稳定和高效执政”“治理三要素”分析、或是从“民生福利、防止垄断和反腐倡明”“公平三要素”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已和能源结构创新、军事实力升级一起成为未来中国社会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
原象基金成立后,国内率先提出并聚焦产业数智化投资,是曾峥对过去多年产业互联网投资经验总结复盘后的升级思考,他认为“产业互联网正在垂直或横向深度赋能、攻坚突破,进入到产业数智化发展新阶段,技术创新、运营再造、效率提升成为产业数智化赋能落地的关键,技术+模式+运营复合创新才能推动产业数智化深化发展”,“农业、工业、服务业、出海等千亿以上垂直行业SAAS、数智化供应链、数智化产业路由器,成为产业数智化主要投资机会,产业Knowhow和数智化产品创新能力缺一不可”。
正是基于以上趋势判断,原象基金以“探原产业本象、赋能数智成长”为理念,确定了聚焦产业数智化PreA-C轮早中期阶段投资的大方向,重点投资数智化新技术(含AI、机器人、物联网、半导体),数智化新供应链(含智慧工业、智慧农业、智慧物流和SAAS),以及供应链、运营数智化创新基础上的数智化新消费,并在新技术、新供应链、新消费三个方向形成数智化协同投资。
基于已往过百个早期项目的实战投资经验和教训,基于产业投资+PE+VC复合实战经验,原象团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产业数智化底层投资逻辑:
1、必须选择中期产业政策和产业痛点明确、具有五年到十年高速成长的的大赛道;
2、在大赛道中尽量选择具有技术+模式+运营复合创新能力的项目,因为“非技术无门槛、非模式无速度、非效率无价值、非运营无效益”,技术创新一定要学会选择关键赛道落地,无论底层技术类还是技术应用类项目,最终都需要市场化和产业化才具备资本价值,所以只有具有复合创新能力和迭代能力的团队才能快速并最终胜出;
3、技术和模式创新可以单点突破,但长期竞争门槛的建立在于单点突破基础上的用户刚需价值的闭环解决方案,小闭环或大闭环产业数智化深度提效才能产生产业数智化独角兽;
4、产业数智化创始人必须具有远大的产业格局与愿景、步步为营的战略布局、前瞻高效的产品研发与证速度、务实灵敏的商业执行力、循序渐进的引才育才规划和学习包容的资本整合策略;
5、成熟完美的创业团队凤毛麟角,专业投资人需要推动项目方在0-1、1-10、10-100不同阶段把握发展重点,从战略规划、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政府资源等各方面提供深度增值服务,同时还需要一方面推动项目方打造产品深度价值、业务现金流和竞争门槛,另一方面帮助项目方结合产业发展规律有效把握资本运作节奏,实现产业运营和资本运营的有机融合。
“来画项目从手绘动画定制、到动画引擎、到模板素材积累、到动画视频SAAS、到演示和协同SAAS、到来画产品出海,我见证和推动了来画每一个关键成长里程碑,看到了千亿级全民视频时代产业大趋势和年轻团队的坚持与成长,所以原象基金成立后,连续在PreC和C轮坚定追投了两轮。”曾峥表示,来画正是原象核心底层投资逻辑在数字文创领域的充分体现,“专业的投后增值服务能力、早期投资与项目团队建立的深厚情谊,也是原象基金作为新机构能快速投资优秀成熟项目的关键要素,类似从早期跟踪到成长期的优秀产业数智化项目我们还储备了一批”。
据了解,除了来画外,刚刚组建一年的原象基金还在PreA轮出手投资了国内唯一将遥感卫星和无人机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大田精细管理、并实现创新产销对接以及供应链金融技术赋能的农业数智化项目——小蚁大象,在B+和C轮投资了国内唯一聚焦基层诊所的自主研发IPOCT设备+远程服务的基层医疗检测服务项目——伊鸿健康,取得了不错的投资开局,同时原象基金在成都和宁波的两支产业数智化基金也正在落地准备中。
正如原象基金办公室企业文化墙所写——“E(Efficiency效率)+ P(Perspective前瞻)+A(Ambition野心)=EPA(深海鱼油),原象和所投项目希望共同成长为中国产业数智化的‘深海鱼油’ ”,厚积薄发、深度洞察的原象基金团队有机会成为中国数智化产业VC未来生力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 物美启用便利店双品牌 北京市场格局生变
- 南水北调河南供水范围将扩大
- 内地房企海伦堡拟赴港上市
- 双“11”大数据出炉了 洛阳人爱买啥?
- 京津冀多地遭遇大气重污染 专家为您详...
- 郑州新密一家具厂发生火灾,厂房被毁
最近更新
- 创投老兵新传,原象基金欲做中国产业数...
- 健坤集团发布致紫光集团全体债权人公开...
- 石家庄单招培训机构哪家好?
- 菊园科技园——上海嘉定的科技名片
- TOP TOY创立一年高速增长,潮玩千亿赛...
- 摩比斯研发新型后方紧急制动技术,进一...
- WCG MARKETS:全球最受欢迎的交易软件介紹
- 晶品Crystal Galleria携手中国新文创品...
- 像乐高一样搭酒店,汉庭的下一个十年是...
- 三店齐开,卡游线下新格局揭开序幕!
- “共建 共治 共享”,广东(岭南)产...
- 互金理财骗局多发 想要稳健投资首选外...
- 植爱生活获BotF未来品牌“品类领袖奖”...
- 领盛与景瑞不动产携手 投资虹桥核心区...
- “重卡特斯拉”浮出水面 集兆嘉新能源...
- 连续11年荣获全国家具标准化先进集体,...
- 从师夷长技到“双航母”时代,中国海军...
- 冬日里有温度的人民金融矩阵 第十五届...
- 新乳业携手新材料“小巨人”恩捷股份,...
- 永康市2021年“多方联动·共同富裕”线...
- 为何现货黄金愈来愈热门?
- 2021喜马拉雅·设计之巅奖|福庆木本豆孕...
- 全民“禁塑”时代,“新时袋”环保智能...
- 赣南脐橙文化周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
- 账房无忧2天1夜税筹精英训练营圆满成功!
- 三年后再续约!泰东方国际为何如此受MHTC信任?
- 设计可持续|2021广州设计周开幕
- 酿造“极致产品”展现“极致价值”,上...
- 金扁担惠农科技受邀考察房山社工小站
- 设计可持续|2021广州设计周开幕